氣浮是一個傳統的工藝手段,其工作主要由四大部分完成:1,溶氣過程 2釋氣過程 3,溶氣水和原水接觸和分離的過程 4,原水水質調整的過程。氣浮的發展也就是上述四個過程不斷進步的結果。下面簡單論述四個過程的現狀和發展。
1, 溶氣過程:同濟大學的射流器溶氣和填料溶氣技術在國內應當是比較好的。我公司采用射流器溶氣技術,其好處是:噴口較大不宜堵,罐體結構較小,溶氣效率和罐體大小無關,所以罐體較常規小,其缺點是射流器本身的工作效率不是很高,另外在喉管段工作狀態,理論的研究很少,多為實驗結論,但此結論在某段流量內可行的,超過此流量效果就要變差,我公司在同濟大學技術基礎上仿制的射流器溶氣效率在50-90%之間波動就是一個明顯的例子,雙射流器方式也許是個可供選擇的改進方法。填料溶氣效率較射流溶氣效率要高,但是其罐體較射流溶氣大許多,而且其控制過程較射流溶氣更復雜,更致命是易長苔鮮,使罐體堵塞。目前國內還有不少廠家采用此種溶氣方式。水泵溶氣也是目前國內不少廠家采用的溶氣方式;其溶氣效率和射流溶氣效率相比基本差不多,進氣采用小射流器吸氣方式,碎氣的過程由水泵完成,溶氣和穩定過程由罐體來完成,其控制過程也較復雜,水泵的震動較大,一直工作在發生氣蝕的邊緣,對水泵的壽命影響較大。美國的管式溶氣系統結構簡單,操作方便,但其布氣板的材質是一個關鍵技術難題。目前國內以進口為主,其工作原理和上面的相比發生了很大的轉變,變溶氣的過程為卷氣的過程,所以布氣板的粒徑是一個關鍵技術,另外其噸水的能耗較常規也大。
2, 釋氣過程:根據不同水質出現了很多種類型的釋放器,其優劣好壞尚無權威部門鑒定,根據氣浮的效果來看,基本上差不多,對于釋氣效率,及粒徑的大小基本上通過目測的方法來判定,同濟大學有一套檢測裝置,真正去檢測的很少。我自己設計過兩種型式的釋放器在QF500淺層氣浮上用效果還可以,滬東的管式釋放器有其獨到的地方,但其易堵,拆卸也不方便。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粒徑很小不一定說明釋放器效果好,粒徑的大小,加藥量,原水水質三著之間有著很大的關系,按目前的技術水平粒徑控制在20-50um比較合適,有些廠家說控制在5-10um,對于這一點我還是有不同的看法,
3, 溶氣水和原水接觸和分離的過程:根據水質的不同需要作較大的調整,多數屬于特殊定貨的范疇。氣浮和沉淀在某些北方水廠的合建應用還是非常成功。氣浮和砂濾的組合,在中水,及廢水的三級處理中有一定的應用范圍,其關鍵技術有兩點:砂濾反沖技術,砂濾和氣浮的工作的協調性上。渦凹氣浮和其他類型氣浮相比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及劣勢:優勢為單位噸水耗功率遠小于溶氣氣浮,劣勢為氣泡粒徑在500-1500um之間,在水中上升速度很快,所以其必須和很大的絮體相粘解,所以其對某些水是有用的,基本上為初加工狀態,布氣葉輪的曲線設計很復雜,目前國內多以測繪國外技術為主,也有部分廠家代理國外的產品。效率高的淺層氣浮的研制和開發是淺層氣浮重要的發展方向,另外淺層氣浮和砂濾的組合也大大的擴展了淺層氣浮的應用范圍。
4, 原水水質調整的過程:藥劑這幾年的開發,也是非??焖俚?,特別是百 萬級高分子藥劑的研制對于氣浮技術的發展有了很大的推動作用,在氣浮的應用中一定要重視絮凝反應池的設計,這是氣浮能否有效應用的關鍵技術之一,針對不同水質的設計系列化的絮凝反應池也是重要的工作之一。
氣浮設備的工作原理是在一定的壓力(0.35~0.45Mpa)下使適量空氣與部分回流水在溶氣罐內形成飽和溶氣載體,經釋放器驟然減壓而獲得大量微細氣泡,迅速粘附于水中流動顆粒、乳化油、澡類和經混凝反應的絮體上,造成絮體比重小于水的狀態,被強制迅浮于水面,從而獲得固液分離。
氣浮設備主要優點:
氣浮設備與一般沉淀相比,氣浮凈水具有以下優點:
1、單位面積產水量提高4~5倍,占地面積可減少70%。
2、水在凈化中的停留時間可縮短80%,排渣方便,渣體含水率低,其體積僅為沉淀池的1/4。
3、混凝劑投加量可減少30%,可按工業生產情況隨意開停,管理方便。與同類產品相比,本產品具有以下優點:
A.耗電率低,處理每噸水耗電0.1kw/h(以100T/h為例),操作簡便,易于進一步自動化。
B.運行穩定,氣浮性能好,捕捉能力強,進一步提高了凈化效果,LSQF取消了空壓機和貯氣系統,消除了噪音。
C.利用回流泵的自身壓力便可工作,根據不同水質情況,隨時在0.35~0.45Mpa壓力內可任意調出所需的不同氣水比。